【资料图】
普法宣传
学法律
懂法律
守法律
自3月份以来,洛川县司法局探索“普法+”模式,在全县全覆盖开展为期1个月的“进百村、带千人、普法惠万家”活动,深入引导群众懂法、知法、守法,真正将“纸上的法律”变为“行动中的法律”,不断让“法治和弦”奏响新时代“好声音”,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普法+机关党建。司法行政系统业务骨干组成讲师团,围绕民法典、惠民政策、人民调解等内容,通过线下集中授课、线上云交流的方式,对司法局机关党员干部开展“普法大讲堂”、政策解读会、情景课堂等。将普法宣传与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相结合,用易听懂、能接受的方式,解读婚恋家庭矛盾、财产保护等法律知识,切实让法治意识入脑入心,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系统蔚然成风。
普法+法治服务。依托法律惠民服务岗,整合县、镇、村三级法律平台,在援助站、公证处等3处推进“公共法律服务等候区”,定位不定时更换各类法律法规刊物和杂志,在为群众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同时,将法律知识融入群众等待的碎片化时间中,成为备受群众好评点赞的“幸福空间”。在行政审批局、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、部分基层司法所设立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机8处,积极拓宽公共法律服务渠道,为群众提供“指尖上”服务,“一站式”解决群众获得法律服务的堵点、难点问题,切实打通公共法律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普法+平安建设。结合苹果、金融等行业性调解组织,实行“多元化解决纠纷矛盾”机制,深层次多角度采取理论传授、案例分析、现场提问、分组讨论的方式加大40余名人民调解员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。结合审判工作,设立村级“一站式”矛盾纠纷调解室30处,全面分析发生在当地群众身边的婚姻家庭、土地承包经营、宅基地、民间借贷等常见矛盾纠纷,100余名人民调解员“点单式”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环节,减少群众表达诉求时间和空间阻隔,进一步筑牢化解矛盾纠纷的“第一道防线”,开创诉源治理新局面。
普法+乡村振兴。积极推行结对模式,组织司法所干部、驻镇顾问律师、辖区民警等担任“法律辅导员”,通过法治讲座、模拟法庭、旁听庭审、交流体会的方式,有效提高“法律明白人”专业素养。建立“司法工作者+和事佬+法律明白人”普法联盟志愿服务队,通过现场“点单式”解疑,解读婚恋家庭矛盾、电信网络诈骗、财产保护等法律知识36场次,解决群众土地纠纷、老人赡养等问题4类10件,打造出了乡村振兴“共建共治共享”新格局。
普法+志愿服务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,建立“法律明白人”工作室,制定工作流程图,公示“法律明白人”姓名、照片、擅长领域、联系方式,入户发放“法律明白人”联系卡,进一步提升群众知晓率。利用“消费者权益日、世界森林日、妇女节”等时间节点,组织基层司法人员开展妇女维权、森林防火、消费者维权等法治宣传活动27余场次,普及群众2万余人次,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结合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组建9支“家门口唠嗑队”,利用微信工作群、抖音视频号、宣传栏、村级大喇叭等载体,发起“谈身边事”“以案说法”“普法课堂”“录制情景短视频”等志愿服务项目,引导群众理解运用法律知识,累计开展活动36余场次,参与群众3万人次,切实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县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