簋怎么读_簠怎么读
2023-02-09 21:43:28 热点网

生活中,很多人都不知道簋怎么读_簠怎么读,其实非常简单,下面就是小编搜索到的簋怎么读_簠怎么读相关的一些知识,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!


(资料图片)

很多小伙伴留言想了解关于簋怎么读的一些详细内容,下面是(扬升科技www.esengof.com)小编整理的与簋怎么读相关的信息分享给大家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。

簋的读音是[guǐ]。

意思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,也用作礼器,圆口,双耳。流行于商朝至东周,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。

它的组词有:

(1).簋飱(guǐsūn):盛在簋内的熟食彝簋。

(2).二簋(èrguǐ):喻祭品之少。

(3).八簋(bāguǐ):古代祭祀宴享时盛黍稷或食品用的圆口圈足器皿。

(4).鹾簋(cuóguǐ):盛盐的器皿。

(5).簋飧(guǐsūn):a.亦作“簋飱”。盛在簋内的熟食。b.谓一簋熟食。

有关的古诗词有:

(1).簋,黍稷方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(2).皆云圆曰簋,谓内圆也。——《周礼·舍人》注

(3).二簋可用享。——《易·损》

(4).樽酒簋贰,用缶,纳约自牖,终无咎。——《易·坎》

(5).每食四簋。——《诗·秦风·权舆》

(6).宰夫设黍稷六簋。——《仪礼·公食礼》

(7).陈馈八簋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

(8).鼎簋十有二。——《周礼·掌客》

(9).臣闻昔者尧有天下,饭于土簋,饮于土簠。——《韩非子·十过》

(10).管仲镂簋朱紘,山节藻棁,孔子鄙其小器。——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解洪科盛艳玲.古代汉语字典.上海:商务印刷馆国际有限公司,2015

簋字怎么读?

一、簋的声母g,韵母ui,音调guǐ

二、释义:古代盛食物器具,圆口,双耳。

三、部首:皿

四、笔画:撇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提、撇、捺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

扩展资料:

相关组词:

[cuóguǐ]

盛盐的器皿。

[guǐfǔ]

簋与簠。盛黍稷的祭器。

[bāguǐ]

簋为古代祭祀宴享时盛黍稷或食品用的圆口圈足器皿。

[èrguǐ]

喻祭品之少。簋,古代祭祀宴享盛黍稷之器皿。

[biānguǐ]

古代的两种祭器。

“二簋可用”中的“簋”读音是?

拼音:guǐ注音:ㄍㄨㄟˇ简体部首:皿,部外笔画:12,总笔画:17繁体部首:竹

[详细释义

簋,古代盛食物的器具,圆口,双耳。自商代开始出现,延续到战国时期。《周礼·地官·舍人》:“凡祭祀,共簠簋”。古籍中多写作簋,而铜器自铭则常为“皀殳”。青铜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样,变化复杂,有圆体、方体,也有上圆下方者。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,后来才出现双耳、三耳或四耳簋。据《礼记·玉藻》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知,簋常以偶数出现,如四簋与五鼎相配,六簋与七鼎相配。西周 青铜夔龙纹簋簋,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。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。簋的形制很多,变化较大。商代簋形体厚重,多为圆形,侈口,深腹,圈足,两耳或无耳。器身多饰的兽面纹,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。西周除原有式样外,又出现了四耳簋、四足簋、圆身方座簋、三足簋等各种形式,部分簋上加盖。商周时多数簋体形厚重,饰云雷、乳钉等纹饰,少数为素面或仅饰一二道弦纹。春秋时期,簋的铜胎变薄,花纹细碎,有的簋盖铸成莲瓣形。战国以后,簋极少见到。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。宴享和祭祀时,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。史书记载,天子用九鼎八簋,诸侯用七鼎六簋,卿大夫用五鼎四簋,士用三鼎二簋。[2]

]方言集汇

1、粤语:gwai22、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 kui3 [客英字典] kwui3 kwui3 [海陆丰腔] kui3 [宝安腔] kui1 [梅县腔] gwi3 [1]3、沪语:ju3gui--三声,北京有个簋街,呵呵

簋----这个字怎么念?

gui 第三声

簋(音鬼),古代盛食物的器具,自商代开始出现,延续到战国时期。《周礼·地官·舍人》:“凡祭祀,共簠”。古籍中多写作簋,而铜器自铭则常为。青铜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样,变化复杂,有圆体、方体,也有上圆下方者。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,后来才出现双耳、三耳或四耳簋。据《礼记·玉藻》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知,簋常以偶数出现,如四簋与五鼎相配,六簋与七鼎相配。

【gui】

(会意,从竹,从皿,从皀。本义: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,圆口,两耳或四耳)同本义 [a round- mouthed food vessel with two or four loop handles]

簋,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。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。簋的形制很多,变化较大。商代簋形体厚重,多为圆形,侈口,深腹,圈足,两耳或无耳。器身多饰的兽面纹,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。西周除原有式样外,又出现了四耳簋、四足簋、圆身方座簋、三足簋等各种形式,部分簋上加盖。商周时多数簋体形厚重,饰云雷、乳钉等纹饰,少数为素面或仅饰一二道弦纹。春秋时期,簋的铜胎变薄,花纹细碎,有的簋盖铸成莲瓣形。战国以后,簋极少见到。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。宴享和祭祀时,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。史书记载,天子用九鼎八簋,诸侯用七鼎六簋,卿大夫用五鼎四簋,士用三鼎二簋。gui读三声

相关新闻: